News 资讯中心
News 资讯中心
首页 资讯中心

走进胸科系列活动——上海市胸科医院单孔胸腔镜及机器人胸肺手术学习班(第三期)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6.26

为提升国内肺部诊治规范化水平,增进跨省市院际交流,由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办,蓝帆外科协办的沉浸式手术教学活动“走进胸科系列活动-上海市胸科医院单孔胸腔镜及机器人胸肺手术学习班”第三期于6月25-27日圆满结束。

IMG_256

会议概况

IMG_257

本次莅临现场的胸外科同仁分别来自江苏、辽宁、山东、四川、重庆、湖北、上海等地。截至目前,走进胸科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三期,累计接待近 50 名胸外科学员参与学习交流。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学员们与胸科医院肿瘤外科领域专家围绕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等进行技术分享和经验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成立于2006年,包括肿瘤内科和肿瘤外科。十多年间,肿瘤内外科齐头并进,临床科研“并蒂花”、收获了累累硕果。科室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组学特征的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指标的构建和验证”、科技部国家国际合作专项“中瑞合作肺癌临床医学中心肺癌诊治关键技术转化医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以上课题31项。承担40余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其中包括三项国家1.1类新药临床研究。2009年,肿瘤外科成功完成中国大陆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肺癌肺叶切除术、胸腺瘤切除术等。目前肿瘤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与此同时,肿瘤外科近年来也开展了各类胸腔镜下的单孔及多孔肺部手术,微创手术比例超过90%,年手术总量达到近6000例。

上海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团队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具有领先全国的教学意义。

第三期培训班依旧延续传统,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上海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先进手术技术,罗清泉教授团队,成兴华教授团队,杨运海教授团队,黄佳教授团队,丁征平教授团队,钱立强教授团队,柳瑞军教授团队,周谦军教授团队向在场的学员开放了近40台可观摩的手术。陈小科教授分享了肺上沟瘤手术处理的宝贵临床经验,并深入阐释其独到洞见。

IMG_258

在场的学员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些高水平的手术演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观摩,学员们能够直观地了解手术的每一个步骤,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处理,每一个细节都让他们对肿瘤外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实战观摩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临床技能,并且对手术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有了更充分的准备。

会议总结

在医疗领域,学术交流活动是推动知识传播、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学习班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蓝帆外科的独家赞助与协办支持。星曜™电动腔镜吻合器在左上肺尖段和前段的切除术演示过程中,使用15°spy-beak配件,轻松通过脉管间隙,减少了辅助器械及线的操作,节约手术时间的同时,提高了过脉管的安全性。星曜™电动腔镜吻合器超强的切割性能,在处理气管和肺组织的连续切割闭合时,稳定输出,无惧硬厚,在成钉完美的结果中有效降低漏气的风险。

IMG_259

蓝帆外科作为国产医疗器械领域迅速崛起的新锐力量,自创立伊始便将 "赋能基层学术发展" 的使命深植基因。怀揣这份初心,我们积极投身国内医学中心学术生态建设,以全链条资源投入支持前沿学术交流活动,为医疗学术发展注入持续动能。在深耕学术合作的进程中,蓝帆外科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底色,通过搭建跨区域学术平台、推动临床技术转化等实际行动,构建起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成为医疗行业进步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

展望未来,蓝帆外科将以 "提升全球患者医疗品质" 为核心愿景,持续推动医学科研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耦合。我们通过强化技术创新体系、拓展国际化学术合作网络,立志成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价值共建者 —— 以器械研发的突破力、学术交流的辐射力、临床服务的渗透力,为人类健康福祉开拓更具想象空间的发展图景,在医疗全球化进程中书写中国企业的责任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