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资讯中心
News 资讯中心
首页 资讯中心

“胸怀未来”全国胸外手术系列展播——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直播周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4.25

2025年4月21-25日,由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上海市胸科医院主办,蓝帆外科承办的“胸怀未来”全国胸外手术系列展播——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手术直播周圆满收官。

本次活动目的旨在于通过手术直播的方式,促进减重代谢外科医生腔镜手术技能和实践操作规范的培训,并进行学术热点交流,推动区域腔镜手术医生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为患者提供更高质的服务。

IMG_256

会议致辞

本次活动全程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展开,于4月21日上午正式开始。

会议伊始,上海市胸科医院李志刚教授为本次直播周活动致开幕辞,向所有参加本次直播活动的专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希望通过此次演示交流,能将微创理念的优秀经验,进一步传递,开发,并发扬到全国各地,同时也希望各位专家同仁可以借此机会相互了解,共同探讨,为共同推动中国胸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应用和规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最后提前预祝本次直播进行顺利,获得圆满成功。

IMG_257

直播内容精彩纷呈

在本次直播中,李志刚教授领衔的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专家们共同带来了一周精彩绝伦的教学示范。他们以高超的手术技艺,展现了胸外科领域高水准的手术技巧。

4月21日,直播周第一日,李志刚教授手术团队率先带来两台高质量机器人手术教学。由于微创机器人胸外科手术难度较高,术者需具备一定数量的传统胸外科手术经验,积累处理术中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例如,在面对胸腔内的粘连、变异血管等问题时,凭借经验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理,这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李志刚教授团队配合默契,手术操作精湛,得到现场互动嘉宾的高度认可。

IMG_258

姚烽,王喆歆教授团队也带来了一台高质量的3D单孔胸腔镜右肺上叶后段切除术。于患者而言,单孔胸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观效果好等优点。对术者来说,需通过单个3-4厘米的切口置入多种器械,在狭窄空间内,完成组织分离、切割、缝合等复杂操作,容易因器械活动范围受限导致操作困难,尤其在处理位置较深或解剖结构复杂的病变时,操作难度显著增加。术者需要操作熟练度和空间感知能力要求极高。

IMG_259

4月22日,直播周第二日,茅腾教授团队与陈天翔教授团队联袂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手术演示教学。同样是高难度的机器人手术和单孔胸腔镜手术,两位教授团队从病灶的精准定位,到组织的精细分离,再到关键部位的妥善处理,整套操作行云流水,彰显出深厚的专业功底与默契协作。

IMG_260

4月25日,耿峻峰教授团队再一次展现了上海胸科医院单孔胸腔镜技术,带来一台单孔胸腔镜左肺上叶袖式切除术。手术过程中,团队成员配合默契,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干净利落。伴随着耿峻峰教授在直播中的悉心指导,本次手术直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IMG_261

蓝帆外科星曜™电动腔镜吻合器在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星曜™电动腔镜吻合器可以灵活装配不同高度的钉仓,在应对手术中不同厚度的肺组织切割闭合,都能做到完美适配。电动激发,可以大大减少抖动偏移,避免组织牵拉,保护吻合口,减少渗血率。

IMG_262

会议总结

“微创乾坤 星耀中国”是蓝帆外科精心打造的学术项目品牌。该项目专注于线上手术直播及相关学术交流。依托这一专业学术平台,能够有效突破地域限制,更加高效、及时地传播临床术式新进展和新思路。我们始终将积极推动微创外科领域学术发展是为己任,为基层医疗规范化做出贡献。通过搭建这一平台,能够促进跨区域分享微创外科的技术进步和临床经验,促进更多交流与发展。

对于未来,蓝帆外科始终将促进学术发展为目标,持续投入资源,打造更多多样化的学术项目。通过多模式、多平台的互动和互补,蓝帆外科将进一步加强微创外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知识分享,为该领域的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