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资讯中心
News 资讯中心
首页 资讯中心

走进胸科系列活动—上海市胸科医院单孔胸腔镜及机器人胸肺手术学习班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5.03.28

为提升国内肺部诊治规范化水平,增进跨省市院际交流,由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主办,蓝帆外科协办的沉浸式手术教学活动“走进胸科系列活动-上海市胸科医院单孔胸腔镜及机器人胸肺手术学习班”第二期于3月27-28日圆满结束。

IMG_256

会议概况

IMG_257

本次前来现场的胸外同道来自安徽,浙江,武汉,深圳,青岛等地,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与胸科医院肿瘤外科领域专家围绕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等进行技术分享和经验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成立于2006年,包括肿瘤内科和肿瘤外科。十多年间,肿瘤内外科齐头并进,临床科研“并蒂花”、收获了累累硕果。科室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组学特征的肺癌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指标的构建和验证”、科技部国家国际合作专项“中瑞合作肺癌临床医学中心肺癌诊治关键技术转化医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以上课题31项。承担40余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其中包括三项国家1.1类新药临床研究。2009年,肿瘤外科成功完成中国大陆第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肺癌肺叶切除术、胸腺瘤切除术等。目前肿瘤外科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与此同时,肿瘤外科近年来也开展了各类胸腔镜下的单孔及多孔肺部手术,微创手术比例超过90%,年手术总量达到近6000例。

上海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团队单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具有领先全国的教学意义。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上海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展示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先进手术技术,罗清泉教授团队,成兴华教授团队,杨运海教授团队,丁征平教授团队,黄佳教授团队,钱立强教授团队,柳瑞军教授团队向在场的学员开放了近40台可观摩的手术。他们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手术技巧,还分享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洞见。

在场的学员们有机会近距离观察这些高水平的手术演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观摩,学员们能够直观地了解手术的每一个步骤,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处理,每一个细节都让他们对肿瘤外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学员们纷纷表示,这种实战观摩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临床技能,并且对手术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有了更充分的准备。

C:/Users/mt.li/Desktop/我就知道你会偷看/公众号/2025.3/走进胸科第二期/微信图片_20250331125457.jpg微信图片_20250331125457

会议的第二日,授课环节成为了焦点。学术带头人罗清泉教授为本次学习班发表了热情的致辞,他对远道而来的同道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为会议定下了友好和专业的基调。

IMG_259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王聿明教授以其深厚的专业造诣,就罕见肺原发性恶性肿瘤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领域展开了深入讲解。王教授不仅对罕见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发病机制等基础理论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剖析,在讲解过程中,王教授运用丰富的影像资料与详实的病例数据,生动地展示了不同类型罕见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独特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极大地增强了讲解内容的直观性与可理解性。

随后上海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团队分享了在临床手术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专家与学员们纷纷各抒己见,热烈开展讨论。他们不仅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经验,这些讨论涵盖了从术前评估到术后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如何识别高风险患者、术中监测的重要性、以及术后的及时诊断和治疗。

会议总结

在医疗领域,学术交流活动是推动知识传播、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次学习班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蓝帆外科的独家赞助与协办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手术日中,在处理肺段/肺叶切除时,蓝帆外科的星曜™电动腔镜吻合器无论从成钉效果,切割手感都因其优质的表现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IMG_260

蓝帆外科,作为国产医疗器械行业中迅速崛起的后起之秀,自创立之初,便将扶持基层学术发展的使命深植于心。怀着这份热忱,蓝帆外科积极投身于国内医学中心学术交流活动的支持工作中,不遗余力地为国内医疗学术发展添砖加瓦。在助力国内医学中心学术交流的过程中,蓝帆外科充分展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医疗行业发展的坚定支持,为促进行业进步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展望未来,蓝帆外科将矢志不渝地推动医学科研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以提升全球患者医疗服务品质为核心目标,勇毅前行,不懈努力。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蓝帆外科立志成为全球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强力助推者,为人类健康福祉的提升开拓更为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