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承办的国家卫健委基层医疗机构腔镜技术规范化培训项目第十七站--胸外专业全国启动会于2024年10月31日-11月1日顺利举办。
本次会议,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李志刚教授的带领下,来自全国多家重点医院的胸外科专家以及全国近120位骨干医师齐聚一堂,座无虚席,共同探讨胸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会议持续两天,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包括手术演示、启动仪式和专家授课三个部分,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手术演示
10月3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李志刚教授、李春光教授、耿峻峰教授、成兴华教授、黄佳教授及钱立强教授为本次参会学员带来全天的手术直播示教。通过精湛的手术操作和细致的解答,他们为线上线下的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氛围,手术直播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近5万人次。
在本次手术示教中,蓝帆外科星曜™电动腔镜吻合器在手术中大放异彩。蓝帆外科星曜™电动腔镜吻合器,无论是成钉效果,还是其厚组织切割的手感都得到了手术专家的一致好评。对于外科医生来说,电动击发,大大减少了抖动偏移,避免了组织牵拉,保护了吻合口,改善了手术操作体验。
启动仪式
11月1日下午,会议伊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李春光教授担任主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顾金辉司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侯旭敏院长、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李志刚教授先后为本次大会致辞,共同表达了基层医疗机构腔镜技术规范化培训项目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正式启动的祝愿以及未来共同推动医疗学术培训在全国落地基层、普惠基层的决心。
随后由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汪德海研究员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授牌。
在线上线下全体专家委员共同见证下,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汪德海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侯旭敏院长、姚烽副院长、胸外科行政副主任陈天翔教授、大会主席李志刚教授上台共同打开卷轴,标志着项目正式落地启动。
由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汪德海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基层医疗机构腔镜技术规范化培训项目,为基层医疗机构未来开展培训项目点明主旨及方向。
随后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汪德海研究员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行政副主任陈天翔教授共同为项目带头专家颁发项目聘书。
授课环节
虽然本次启动会受台风天气影响,部分专家未能亲临现场,但丝毫不减与会专家及嘉宾的热情,临时改为线上授课及互动。专家授课课题丰富,共计9个涵盖了微创胸外科领域的热点话题,包括:肺部流域地形图 2.0 技术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数字化技术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ALK 阳性不可切除 NSCLC 转化手术的探讨,浅谈国内外不同亚肺叶切除的结局比较及发展趋势,局部进展期肺癌的治疗,供肺的评估和维护,高危肺结节的临床治疗探索,食管癌的综合治疗,3D单孔胸腔镜支气管袖形切除术等。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交流学习,他们对腔镜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信心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必将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议总结
自2022年项目启动以来,基层医疗机构腔镜技术规范化培训项目已经走过了全国9个省份的16个地市,为近3000名基层医生提供了专业的技术培训。这一项目不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还获得了基层医生的高度评价。展望未来,该项目计划进一步深入基层,为更多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培训,以促进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蓝帆外科始终将推动基层专业培训作为自己的使命,致力于在外科领域推动前沿学术观点、思维和成果的交流与推广。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外科诊疗水平的共同进步,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持续努力。我们的工作不仅推动了医学科技的发展,还提供了创新的医疗器械,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能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与外科学者们一起探索更先进、更有效的医疗解决方案。我们承诺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